一
在文章正式开始前,想先问你两个问题:
1.你是否常常怨天尤人,抱怨身边的人事物?
2.你是否太过在意他人对你的眼光或评价,而让你无法做自己或执行想做的事情?
不论上述的问题,你的答案是肯定与否,今天要分享的关注圈V.S.影响圈,相信对你都会有帮助。
本篇文章将会就关注圈V.S.影响圈出处」、「什么是关注圈V.S.影响圈」,并举两个生活化的例子,共三部份进行说明。
那么,你准备好进入这次的学习之旅了吗?
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!
二、关注圈V.S.影响圈出处
这个概念出自于史蒂芬·柯维《与成功有约: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这本书中的第一个习惯—主动积极。
史蒂芬·柯维是「富兰克林柯维公司」共同创办人,也曾被《时代》杂志誉为「人类潜能的导师」,并入选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。
三、什么是关注圈V.S.影响圈
接着,我们要开始了解关注圈V.S.影响圈究竟有什么差异?
⭕关注圈:你改变不了的东西
⭕影响圈:你可以掌控、改变的事情
四、关注圈V.S.影响圈生活化例子
还记得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吗?
1.你是否常常怨天尤人,抱怨身边的人事物?
2.你是否太过在意他人对你的眼光或评价,而让你无法做自己或执行想做的事情?
这两个问题都很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也跟今天谈论的关注圈V.S.影响圈有关。
先从第一个问题谈起:
假设今天原本预计要出门去骑脚踏车,但正当要出门时,天空突然下起大雨,这时的你开始埋怨:「什么时候不下,为什麽偏偏这时候要下,都是天气害我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。 」
你会发现这就是把焦点放在关注圈的例子,你会开始怪东怪西,但这都于事无补。
如果我们换个方式,现在外面下起了雨,你脑中第一个想法是:「既然现在下雨,那还有什麽方法是我现在可以做的吗? 」
在这样的情形下,你可能就会去想到自己可以怎么做,也许你可以在家运动,也许你可以先做后面的事情,晚点等雨停再去运动,而不是拼命专注在你不能改变的事情。
第二个问题:
他人对你的眼光或评价正是关注圈的事,而做自己或执行你想做的事则是影响圈的部分。
倘若,你一直不断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,害怕他人给你负面的评价,那么可能会让你寸步难行,无法勇敢地跨出那一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因此,这个时候,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影响圈,而不是关注圈。
不要去担忧还未发生的事情,而是要问问自己:「我想成为什麽样的人? 」、「什么事情是我非做不可的? 」、「如果我不做这件事情,未来是不是会有遗憾? 」
五、练习改变
这次的练习改变,你可以在看完本篇之后,做以下三件事情:
1.试着写下现在正让你心烦的事情,将这件事情的关注圈栏出来。
2.再写下你可以改变或执行的影响圈又是什么。
3.将焦点转移在影响圈上,思考具体的改变计划。
六、总结
✍️关注圈:你改变不了的东西
✍️影响圈:你可以掌控、改变的事情
✍️ ️将焦点从关注圈转到影响圈,思考「还有什么方法是我现在可以做的吗? 」、「我想成为什麽样的人? 」、「什么事情是我非做不可的? 」、「如果我不做这件事情,未来是不是会有遗憾? 」
最后,送给你李开复曾说过一句话:「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,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,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。 」